Monday, October 6, 2008

转载:Google探索SNS盈利的新举措

Google探索SNS盈利的新举措
techtruth 发表于 2008-10-6 10:09:00
用户影响力指数——Google探索SNS盈利的新举措
也许是三鹿奶粉、金融危机、神七之旅、国庆假期转移了注意力,最近一个热门媒体(BusinessWeek)报道的热门公司(Google)在热门领域(SNS)方面的一个动向——基于用户的影响力指数进行社会化营销,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Google十年,法宝之一就是其享誉世界的Pagerank算法,以此决定了网页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显示顺序的优先级。《商业周刊》此篇文章中,将Google的影响力指数与PageRank相提并论,认为其将对社会化网络带来巨大影响。(2007年,facebook热门的时候,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交图谱的时候谈到了PeopleRank,不过最近相关文章不太多)
让社会化网络盈利(Making Social Networks Profitable)》(作者Heather Green,2008年9月25日发表于《商业周刊》)提到,谷歌有一正在申请专利的技术,希望可以给社会化网络中用户的评定影响力指数,从而找到最有影响力的人。如果这一技术有效果,它将促使社会化网络上的广告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可盈利性。这项技术计算影响力指数的因素,不仅考虑用户有多少个好友,还会考虑其好友有多少个好友,甚至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况(在对方个人资料留言、吸引别人查看自己张贴的新闻或者视频)。
国外博客已经有若干回应上文的文章,《谷歌、社会化网络、搜索的未来(Google,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Future Of Search)》一文中,作者对于Heather Green的文章有颇多质疑,但是他没有完全否定影响力指数。他所设想的模式是User provides social networking profile info + Google provides influence ranking/search algorithm = Real-life experiences假象的应用场景如下:I’m walking in my neighborhood, chatting on my new Gphone. At the same time, Mastercard is sponsoring a concert featuring my favorite band just a few blocks over. All of a sudden, I get an ad on my phone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cert and a digital coupon if I can bring along two more friends. I use Google to locate a couple of my friends in the area and we head to the show.他的假想,与我之前的假想,有一点是共同的:利用SNS上的影响力指数,为用户以及用户的朋友提供切实的利益。他的假想是获得音乐会的赠券,我假想的是网络购物获得折扣。
影响力指数的算法
另一篇博客《谷歌解码社会化网络(Google To Decode Social Networks)》中,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1、影响力指数这东西精确吗?2、就算能够算出来,怎么用呢?关于影响力指数,包括上面这个博客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质疑是:一个人朋友多、活动频繁,他就影响力大吗?链接是不是要分强链接、弱链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与pagerank类似,绝对公平的算法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相对公平。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是分为强弱,页面与页面之间的链接也未必真的是引用或者推荐,也有可能是垃圾留言或者金钱交易。Pagerank算法,也是修正过多次的,也曾经被各种SEO方法钻过空子。重要的是,Pagerank被应用于搜索引擎之中,在绝大多数应用中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我在9月24日发表的讨论SNS盈利模式的文章《SNS联姻电子商务,创新盈利模式》中,也提到了影响力指数。我设想的影响力指数:分析每一个用户活跃好友的数量(理想状态可以综合考虑其一度好友活跃数、二度好友活跃数)计算其影响力指数。现在,参考Google的算法,我能够想到的比较理想的影响力指数算法会依据如下指标:1、该用户活跃好友的个数、活跃好友的活跃好友的个数;2、该用户添加信息、添加评论、获得评论、分享、被分享等动作的频率;3、该用户活跃好友、活跃好友的活跃好友的影响力指数;
影响力指数与口碑传播
Google如此积极地探索影响力指数,缘由之一是Google此前已经与myspace签署了高达10亿美元的广告合作协议(微软与facebook也有类似合作,微软是Facebook旗帜广告和赞助链接的独家提供商,直到2011年)。再加上Google旗下的其他SNS平台(blog.com,youtube在某些人看来也是社会化媒体),Google当然希望他能够在社会化媒体中更好地销售广告。
影响力指数这个东西,对于传播学的研究者而言,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意见领袖”。如果能够算出比较精确的影响力指数,有助于实行口碑传播。
传播学的几个观点:1、营销的本质就是有效信息的有效传播,而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2、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及人际传播更有效和普遍。3、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首先影响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然后由意见领袖来影响更多的普通人,形成两极传播、多极传播。
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影响力指数的引入,有助于口碑营销的开展。例如,
如果欧莱雅想邀请某个SNS平台上的十名用户免费体验其最新推出的某款化妆品,理想中的目标对象可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女性,年纪在22~30岁;
2、粘贴过超过30张照片;
3、写博客超过50篇,博客提到过化妆品;
4、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指数;
如果一汽大众想要邀请二十名用户 参加新车试驾,理想中的目标对象可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博客中提到过这款新车或者其他某些车型 ;
2、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指数。
其实,影响力指数这东西不仅可以用于投放广告,SNS平台以及APP开发者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应用。例如SNS平台想找用户进行用户访谈,就可以从影响力指数较高的用户中选取。还有一个例子是,校内网限制APP每天发送通知的总量,我在构思APP的时候就考虑将通知的配额尽量用于好友数量多的APP用户。
最后说一点,年初在规划一个SNS项目的时候,我提出针对SNS用户可以提供积分、影响力指数、信任度指数三个参数。积分系统与当前大多数积分体系相仿,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我认为应该根据用户的好友的积分情况给予其奖励。信任度指数,与人际推荐有些关联,以后有机会再详述。
附带说一个与影响力指数有些关系的话题:三鹿引发的牛奶危机,让很多人失望地发现伊利、蒙牛也不可靠。国民对于品牌、对于广告的不信任感,估计普遍上升了若干百分点。SNS上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何将这种信任与品牌、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我经常好奇的想法是,到底脑白金有用没用?(我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同学对我说,脑白金对于老人的安眠有比较好的效果)安利的牙膏好用吗?(我姐姐推荐给我若干次,一直没有试过)三星的手机是不是很难用?(我接触过的两款,感觉都不好,别人感觉如何?)
参考资料1:google的专利《Social and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 for Mass Media》,2007年6月7日
参考资料:Google的Pagerank
在互联网上,如果一个网页被很多其它网页所链接,说明它受到普遍的承认和信赖,那么它的排名就高。这就是 Page Rank 的核心思想。 当然 Google 的 Page Rank 算法实际上要复杂得多。比如说,对来自不同网页的链接对待不同,本身网页排名高的链接更可靠,于是给这些链接予较大的权重。全文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518.htm
参考资料3: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居住类支出包括水、电、燃料支出。
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天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029元,比上年增长14.0%
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4825元。
以上两个表格中,食品支出均占比较大的比例(恩格尔指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食品支出,既包括居民在家做饭的开销,也包括在外饮食的开销。查看了几个城市的统计资料,在外饮食的消费一般占食品开销的四分之一左右。
2008年第一季度,海口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4.94元,其中在外饮食支出人均达296.89元(占24.2%)。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08/05/51111/
2007年北京市大兴区农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达到516元,同比增加178元,增长52.7%,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达到25.1%。http://tjzb-dx.bjes.gov.cn/fxyj/tjxx/5536.htm2008年第一季度,杭州市市区居民人均饮食支出1786元,其中在外饮食支出507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达到28%。http://www.hzstats.gov.cn/webapp/y_data.aspx?prmid=060000&prmnf=2008&name=%C8%CB%C3%F1%C9%FA%BB%EE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954b0100bcpi.html

Google探索的影响力指数对TX的意义

Google正在研究影响力指数,并在申请相关的专利,其更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建立一套大家都认可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来核算其平台所带来的广告的价值,帮助其广告主更好的理解、接受和计算他们的投资回报率。
Google这类的公司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玩技术的公司,准确的意义上来讲,这家公司是一个广告公司,搜索引擎仅仅是其提供广告销售的一个工具而已,甚至都算不上平台。他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应该是Adsense。

Tencent具有非常综合的业务范围,IM、搜索、C2C、网游、门户网站、博客、相册、音乐、网游、手机业务、Win客户端工具(QQ输入法、QQ影音、QQMusic等)各类业务,他们都有各自的盈利点和盈利模式。但在未来,贯穿在这所有的业务的一个通用的盈利模式,而且也将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盈利渠道,那就是广告。现在对腾讯,广告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公司级的平台,有机的贯穿和融合到各个平台中。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效的整合广告业务,那就很难真正的彻底解决广告所面临的问题。广告不应该仅仅是广告部的工作,而应该是一个平台级的战略核心。当然,这种转变对我们有难度,非常有挑战,因为它所面临的是治理结构层面的改变和整合。这是治理结构层面的动作,这在TX的现有的组织结构中,是比较难以进行处理的。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同Google一样,就是如何从理论的高度,让广告主能够更好的计量、度量及核算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并且这个理论简单易懂,大家都接受。这就是SY经常提到的腾讯智慧(对于SY提出的这个概念的意义,非常认同。但对于这个名字,感觉比较怪异,感觉有忽悠的成分在里面,不实在,不够朴素,不够通用。也许我们应该考虑让这个理论开放出来,不应该仅仅是我们自己使用。我们应该与整个互联网行业实现共赢。单独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培养和教育客户群,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更深入的了解Google所研究的东西,并且享用和借鉴其理论成果,并借Google之势在国内推广和宣传,对广告客户进行教育,从而与Google共赢,这将对于Tencent的广告业务,对Tencent的所有产品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http://techtruth.techweb.com.cn/archives/2008/200810610951.shtml

报道摘要:
Google十年,法宝之一就是其享誉世界的Pagerank算法,以此决定了网页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显示顺序的优先级。《商业周刊》此篇文章中,将Google的影响力指数与PageRank相提并论,认为其将对社会化网络带来巨大影响。(2007年,facebook热门的时候,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交图谱的时候谈到了PeopleRank,不过最近相关文章不太多)
《让社会化网络盈利(Making Social Networks Profitable)》(作者Heather Green,2008年9月25日发表于《商业周刊》)提到,谷歌有一正在申请专利的技术,希望可以给社会化网络中用户的评定影响力指数,从而找到最有影响力的人。如果这一技术有效果,它将促使社会化网络上的广告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可盈利性。这项技术计算影响力指数的因素,不仅考虑用户有多少个好友,还会考虑其好友有多少个好友,甚至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况(在对方个人资料留言、吸引别人查看自己张贴的新闻或者视频)。

Google如此积极地探索影响力指数,缘由之一是Google此前已经与myspace签署了高达10亿美元的广告合作协议(微软与facebook也有类似合作,微软是Facebook旗帜广告和赞助链接的独家提供商,直到2011年)。再加上Google旗下的其他SNS平台(blog.com,youtube在某些人看来也是社会化媒体),Google当然希望他能够在社会化媒体中更好地销售广告。
影响力指数这个东西,对于传播学的研究者而言,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意见领袖”。如果能够算出比较精确的影响力指数,有助于实行口碑传播。
传播学的几个观点:
1、营销的本质就是有效信息的有效传播,而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2、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及人际传播更有效和普遍。
3、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首先影响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然后由意见领袖来影响更多的普通人,形成两极传播、多极传播。
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影响力指数的引入,有助于口碑营销的开展。例如,如果欧莱雅想邀请某个SNS平台上的十名用户免费体验其最新推出的某款化妆品,理想中的目标对象可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女性,年纪在22~30岁;
2、粘贴过超过30张照片;
3、写博客超过50篇,博客提到过化妆品;
4、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指数;
如果一汽大众想要邀请二十名用户 参加新车试驾,理想中的目标对象可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博客中提到过这款新车或者其他某些车型 ;
2、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指数。

其实,影响力指数这东西不仅可以用于投放广告,SNS平台以及APP开发者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应用。例如SNS平台想找用户进行用户访谈,就可以从影响力指数较高的用户中选取。还有一个例子是,校内网限制APP每天发送通知的总量,我在构思APP的时候就考虑将通知的配额尽量用于好友数量多的APP用户。
最后说一点,年初在规划一个SNS项目的时候,我提出针对SNS用户可以提供积分、影响力指数、信任度指数三个参数。积分系统与当前大多数积分体系相仿,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我认为应该根据用户的好友的积分情况给予其奖励。信任度指数,与人际推荐有些关联,以后有机会再详述。
附带说一个与影响力指数有些关系的话题:三鹿引发的牛奶危机,让很多人失望地发现伊利、蒙牛也不可靠。国民对于品牌、对于广告的不信任感,估计普遍上升了若干百分点。SNS上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何将这种信任与品牌、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我经常好奇的想法是,到底脑白金有用没用?(我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同学对我说,脑白金对于老人的安眠有比较好的效果)安利的牙膏好用吗?(我姐姐推荐给我若干次,一直没有试过)三星的手机是不是很难用?(我接触过的两款,感觉都不好,别人感觉如何?)
......

Saturday, October 4, 2008

心路文集 No 29: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

      十一前最后一天的晚上,对一个.net开发的面试者进行面试。他是做技术出身的,现在仍然在写代码,同时也已经开始接触项目管理2-3年。由于晚上也没有什么安排,所以在基本的面试完毕后,相对比较轻松了聊了一些话题。其中,对方提问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朋友提问过的问题,是一个大众化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顺利的向管理人员转变”。我相信这个问题在中国的IT行业中的工程师,至少有80%的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Nelson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毕业早期做了6年的开发及开发管理,后来转到市场及销售管理,再后来转到IT管理,到现在的偏重于大团队管理和产品管理,也一直在转变。有些转变是由于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有些是自己主观上发起的。Nelson本身也不建议进行这种频繁的转换,特别是跨行业的转换,这种跨行业的转换对自己还是有很大的伤害性的。一般的建议是5〜8年才进行一次转换。就Nelson这几次转换本身而言,都能够顺利的挺下来,而且也还都做的算合格。其中也有一些感受和感悟,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就“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这句话,这是在所有的IT工程师之间普遍进行继承和传播的话题。估计大家普遍对这句话有如下的几个含义:
1、工作分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2、年轻的时候做技术工作,但年纪大了,一定要转管理工作了
3、从现在的技术工作如何向管理工作转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里我想主要谈3点自己的理解。
一、根本不存在“从技术转管理”这回事,这个概念上就是错误的
      把“技术”和“管理”作为对立的两个面,然后来谈其转变,我个人认为是概念上的错误。可能我们一直被更上一辈的工程师引导和大量的文章所引导,我们一直认为他们是对立的。但真正意义上而言,任何工程师从事的工作,比如软件开发、测试、售前支持、售后支持、运维运营都涉及大量的管理,而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技术,脱离不开其所存在的技术环境和氛围。所以这里面需要阐明和纠正几个容易被错误理解的事情:
       1、任何技术工作都需要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不是升到Leader级别才会开始管理;
      很多工程师会有一个职业规划,说“我30岁时候要转到管理岗位”。如果概念不清晰,非常容易造成混淆。既然现在的工作就涉及管理,那30岁以后要转向怎样的管理呢?既然现在的工作就涉及管理,那为什么要等到30岁才去转呢?
       2、既然任何工作都涉及管理,那在每一个工作中,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并存,那其实我们平时所谈的“从技术转管理”其实并不是转的概念,而是重心怎么逐步倾斜的问题;
图:技术投入和管理投入的比重发展图
      我们所面临的不是从A-->B的转变,我们面临的是20%的管理投入比重向60%的管理投入比重的发展。这种转变仅仅是一个重心的倾斜。而且这种倾斜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比如即使我们做了PM,对于我们的团队非常成熟、技术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情况,也许我们更多的是授权和管人。然而对于一个相对技术比较新的突破研究性项目,我们可能需要在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研究。对于跨领域的整合项目,我们一样面临着大量的研究、未知和风险,这时候也意味着我们在技术上投入的精力会加大。这个比重是动态的,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灵活的进行调整,一切是以最佳的绩效为导向。
       3、不是做了管理岗位,就不用考虑技术了。
      书上经常说,管理就是让驱动别人去工作。这句话说起来很爽,但它容易误导大家。驱动别人去工作那自己就不需要工作了吗?从我自己的实际管理岗位上,驱动别人去工作甚至意味着自己的工作量翻N番。比如我自己写一个PPT,可能很高效,需要30Mins,但如果我要让另外一个同事去做,按照我所期望的效率、质量标准、内容去做出来,我要做大量的沟通、指导,并且要对提交的稿子进行一遍一遍的审核和修订,下达、指导、审核验收的工作也许就需要花2~3个小时。驱动别人工作就不需要研究技术了吗?当然不是,反倒我们需要更加宽泛的技术知识面和把握能力,需要更快、更及时的学习新的技术。比如举个例子,作为软件工程师,如果他不懂Web 2.0,也许情有可原。但如果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由于他需要决定产品的方向,反倒他更加需要及早的、更深入的了解Web 2.0技术,这样他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对产品发展的重要决策。
      做了管理岗位,由于重心发生了改变,身份发生了改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很难再抽出时间来,去做一些技术基础积累的事情。也许到了管理岗位,我们突然发现,技术积累太重要了。我们反倒会后悔,当时做技术的时候没有把技术根基扎牢固。

二、“从技术为主向管理为主”转型是一个过程,而非是一个点
      从技术为主向管理为主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人这个过程非常长,有些人可能很快,但都是一个过程,没有人是一个点。
      既然是一个过程,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想做的最好,那我们就需要过程管理和控制。我们需要有计划,我们需要有分解,我们需要设定阶段和里程碑,我们需要具体的落地和执行,以确保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实现。
      既然是这种转型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因,成功转型是果。没有因,何来果?

三、注重持续的长期投资,才能够获得期望的收益
      首先,重提一下一篇Blog(心路文集 25:PDI执行总结之一-工作绩效与学习绩效的关系)中所提到的观点,这也是我总结并且坚信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你把工作做到60分,那你可以学不到什么;但如果你想把工作绩效做到95分,那你将学习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比如一个软件工程师,如果他平时对自己要求很高,那我相信他一定会具有非常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会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任务的计划和分解,预见相关的风险,以确保按期保质的交付自己所承接的功能模块。如果一个人具有非常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非常好的绩效,他会成为其他成员学习的榜样,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非常在意自己对需求的把握,他努力的研究业务,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沟通和谈判,同时学会运用无授权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客户。作为一个开发人员,他已经具有了对外部客户的管理能力。
      如果该同学在作为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期间,就已经积累了这么强的能力。在中国这个普遍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的环境下,这种人还会起不来,还会没有从事项目管理的机会?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在从事软件开发的3〜5年的时间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背景、业务背景、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影响力、人脉网络、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情商等等,在做每一个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不断的汲取各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那3〜5年之后,你认为他会问“我应该如何从技术转向管理吗”这种问题吗?
      所以说,也许我们不应该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不进行相应的投资和积累,而突发感慨,感慨自己为何还是无法从一个技术人员向一个管理人员去转变。如果我们现在25岁,我们希望自己从事技术30岁之后做到管理偏重,那你不应该30岁的时候才开始转,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转。我们花5年的时间来完成这种重心的转变。
      也许,当我们持续的进行长期投资和投入,那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所获得回报将是稳定的、丰厚的。

      拿我自己而言,97年〜2002年我在科健信息,先后做过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研发中心总工、软件部经理等位置。虽然工作仍以技术及技术管理为主,但由于平时代表公司经常代表公司参加各类的公司介绍、产品解决方案介绍等活动,经常去各委办局、五洲宾馆、香格里拉等参加各类活动,所以已经习惯了演讲和群体场合的表达。由于经常要处理需求,所以经常同客户打交道,所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挖掘用户需求,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做好解决方案,这锻炼了自己的沟通、换位思考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经常做方案、讲标、投标,所以对整个项目招投标的运作过程也比较熟悉;由于我们以前主要面向政府,政府的客户非常难缠和霸道,由于即不能惹怒他们,又必须控制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这也锻炼了自己的迂回和谈判技巧,锻炼自己的说服能力和人际处理能力;由于用户希望PM作为一个组织者,来组织整个公司的资源,从渠道、采购、厂商资源、开发资源、售前/售后、实施、培训及推广,所以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以上这些在做软件部经理的经验,让我在进入销售管理领域后,能够很快的适应销售及销售管理的工作。
      由于在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方面的积累,我能够更好的做一个Solution Sales,而非一般的仅仅靠打关系的Sales。由于具有比较强的解决方案的开发能力,所以作为一个销售总监,我能够更好的帮助销售团队来整合和集成公司的技术和专家资源,给客户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给销售团队带来新的价值。由于在做项目管理期间,积累了比较系统化的项目管理经验,所以后来把项目管理的体系应用于销售团队,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多销售的集团军作战的组织,从而改变销售的单打独斗的情况。由于从事技术管理期间在深圳政府市场所积累的专业口碑和人际网络,积累下来的对销售工作最重要的信任关系,从而使销售工作不是从零开始。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种转型是否顺利,直接取决于历史的积累和投资。也许更准确的意义来讲,不是从技术管理转向销售管理,而是原来就从事Solution Sales的工作,这是后来这个工作的比重加大了,而真正的方案设计的工作,授权给其他更专业的人士去做了。也许当我们还不是项目经理头衔时,也许我们已经开始在做项目管理的工作了。

      希望各位仍走在从技术为主走向管理为主的XDJM走的更快、更顺、更稳。

Saturday, June 21, 2008

随笔:关于知识、池子和水的思考

关于知识、池子和水的思考

我 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知识池子,或者也可以比喻成一个圆。这个池子里面有水,我们需要不断的蓄水进去。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蓄水的途径。当然实践也是,思考 和反思也是。池子中的水需要定期更换,一则不更换,水就成了死水,水就会变臭。这意味着知识会老化。另外,水也会渗漏,会越来越少。

还有就是池子越大,池子的边界越大,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知识进来。对于一个很小的池子,一点点水就可以填满。可是对于一个大池子,需要很多水,也许只能够填充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当我们的知识越多,可能我们越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而越更加谦虚和努力的去学习,去加水。

池 子是什么呢?池子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如果很小,池子也就很小。如果我们没有很大的理想和愿景,对自己没有高的要求,那我们的池子就很小。即使是我们看 再多的水,接受再多的培训,水再多,也都溢出去了,蓄不下来。所以,我们不仅仅要不断的去找水,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去扩建自己的池子。

如果池子很大,但没有水。那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志大才疏。池子大,水很少,水又流失的很快,那我们就很难成就事业。还不如池子小一些,那水流失的没有那么快,我们更加集中专注在目前的工作上。也许也能够出一些成绩。但了适当的时候,再来拓建和扩大池子。

水也是需要经常流动的,如果不流动,就成了死水,就会变脏,变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的知识也是需要不断去更新的。固守现有的知识,不去努力的学习和持续的更新,我们的知识就会陈旧,我们就成了老朽,就会开始逐步的发臭。所以一定要把知识流动起来。

你有合适的池子吗?
你的池子里面有水吗?
你的水是活水还是死水呢?
你是否不断再注入新的水呢?
你的池子是否太小了,而无法让你再蓄新的水呢?
...

随笔: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原来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行业在经济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重。现在,再也没有人称金融、保险、医疗保健、证券等行业是第三产业。

这是经济时代的变迁,从大规模生产经济时代 --> 个性化产品 --> 服务经济时代。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物质生活已经逐步不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精神世界的生活和交流就更加重要。80后和90后的人更加注重自我,注重个性。这在马斯洛原理中其实已经讲的很明白。随着这种发展,经济时代也在逐步的开始向 体验经济时代发展。

在服务经济时代,比如我们吃饭,我们付出了真金白银,我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在体验经济,我们付出的银子购买的是什么呢? 是体验。
举 个例子,对于一个女孩高中生,如果她被父母管教的特别严格,这个时候,在现实世界中,她觉得自己并没有自由,不被尊重。那么在她会付费装扮她的 Qzone,换一个抽烟女孩的背景或者一个突破羁绊的背景,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有更好的感受。她付费,没有购买任何东西,而是获得了内心的一种感受,获得的 是一种情感上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对于一个家境不算很富裕,但还过得去的中学生。假如他是一个乔 丹的Fans。但如果买一双乔丹的鞋子,需要800元,也许他的父母并不会帮助他出这比钱。但他可能花2块钱,在QQ秀上给自己买一个乔丹的鞋子,装扮一 下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这些东西虽然是虚拟的,但可以让这个中学生坚信自己是乔丹的Fans,并且继续保持自己的梦想。

每 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感情的寄托。所以我们会养宠物,其实是要满足我们的这种精神的寄托。一个无法爱别人的人是很痛苦的。如果我们剥夺了一个人爱的权利,他 会非常的痛苦。爱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然还有一个问题,爱也是很危险的,风险也很高。但由于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养宠物有太多的麻烦事情,而且成本非 常高昂。所以网上的宠物恰恰解决了这一点,干净、卫生、低成本、同样具有一定的感情交流。这也就腾讯的宠物为什么有这么多付费的用户。大家其实都知道,花 真金白银买的是虚的食物、药,但还会去付费。作为一种交易,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付费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那就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交流,一种安全的付出自 己的爱。就这种交易到底值不值,其实取决于其个人的在某一段时期的情感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诉求,而象腾讯、盛大恰恰满足了大家这种心灵上的诉求。
其通过销售用户体验,满足大家在精神世界的种种诉求,从而获得盈利。这就是体验经济时代,产品仅仅是一种道具,一种传递情感和体验的媒介和工具而已。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开始逐步渗透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

再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具有身价上亿的老大,其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在儿子5岁的生日的时候,老大犯愁,如何让儿子过一个难忘的生日。玩具成堆,衣服更不用提 了,连手提电脑、iPhone都已经买了。就是再花1万元,亦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看到了光明农场的提供的特别服务。
老大的儿子 使用光明农场的专用精致贺卡(奶牛贺卡)邀请7-8个关系很好的小朋友,而且光明农场有一个奶牛专车接送他们来到光明农场。小朋友们一起挤牛奶,一起去摘 番茄和黄光,一起摘樱桃,一起等母鸡下蛋,从鸡窝中捡鸡蛋,一起在蛋糕师的帮组下做出一个大的奶油+草莓蛋糕,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获得了一个前往未 有的体验。玩的非常高兴,拍了非常多的精彩的照片,即使10年后,大家可能都在不同的国家,但一回忆起小的时候,都记起那个令人难忘的生日Party。
为此,这个老大付出了2000元现钞。你问老大,值吗? 老大回答,太超值了。我就是花1万元,都没有办法给他们过这样一个精彩的、难忘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生日体验,绝对超值。
而以传统的产品销售,我们要卖多少牛奶,才能够获得2000元的利润呢?
这就是体验经济,销售的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体验。光明农场说了,我们不是在卖牛奶,更不是在卖奶牛,我们是在卖体验。 (注: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光明农场虽然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但估计还没到这种层次,尚未提供此类的服务

就 腾讯和这些互联网企业的蓬勃的业务发展,已经实实在在的说明,体验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体验的销售和购买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真实的、巨大的市 场。 这也就是为什么腾讯07年具有38亿营业额,15亿的纯利,具有这种高额盈利的关键。这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们迎合了经济时代的变迁,并顺利的抓住了这种 精神和情感的诉求,抓住了对某种体验的诉求,并很多的通过某种道具,提供这种体验。
就这个市场的存在,已经无需置疑,而最关键的是, 我们应该如何发现、挖掘这些体验需求,通过策划、道具、装备、舞台,让我们的客户置身其中,自己去演出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陶醉的、流连忘返的卓越体验。 当然作为卓越体验的提供的产物,高额的利润也会滚滚而来。体验的利润的获得与成本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卓越的用户体验,人们会你10倍、100倍、1000 倍于成本的价格去购买。

机会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抓住它,不要让它溜走了。

随笔:Blog协作管理的最佳实践

Cavin 曾经问我,你挺忙的,怎么还有时间写Blog,如何坚持下来,即保证定期更新的量,又保证质量。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在我的iGTD中记录了这一条to, 陆陆续续的写,直到昨天,终于完成了这篇Blog,简单介绍我的观点和做法,不一定适合你,但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要点及步骤1:Idea产生及使用Todo的管理平台来管理Blog的条目
我使用iGTD作为偶的个人待办事项管理,而Blog作为待办之一,也纳入到iGTD的管理范畴之一。(具体iGTD的使用,参照另外一篇Blog:Nelson's IT Toolbox(地址:http://user.qzone.qq.com/1472193/blog/1205645817)。
在 开会、看书时、研讨时,如果遇到需要总结和整理的思路,我立即在Notebook上或者便事贴上记录下来,然后再整理进入MacBook中的iGTD中。 如果我的MacBook在手边,我会直接记录在iGTD中。一般我会创建一个待办事项项目,根据当前是否紧急、是否必须尽快总结和写出来来标记其优先级 (1-5级)。其次是给每个Blog写一个“背景和要点”,这个东西必须要写,因为在有思路时,这些思路过一段可能就忘记掉了,所以必须立即写下来。不过 形式可以不用管,把要点记下来就可以了。不过这个要点后续需要整理出大纲才可以投入编制。
这篇Blog的Idea就是Cavin在中午2楼吃午饭的时候顺便谈到的,吃完饭,我就随手记到iGTD中了,并且标记为级别为3。后来思考了一下,感觉这个涉及到如何更好的学习、总结、提炼,而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就把优先级提升到1了。





要点及步骤2:利用时间片进行大纲的编制
TX 的开会的迟到和延期比较严重,我发现这些时候成了编写Blog的大纲的好时候。一则Blog的编制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不适合在会前的5-10分钟内编 制。但大纲不同,大纲不涉及具体的内容,而更多是思考,而且不会很复杂,所以利用开会前人未到齐的等待时间和闲聊时间,利用面试人员等待上一个面试人员还 没有结束的等待时间,利用饭后的散布时间,洗完澡后睡觉前的等待时间,机场的侯机时间,进行Blog主题的编制大纲的思考和形成。
大纲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大纲形成后,基本上Blog的编制就相当于水到渠成。

要点及步骤3:结合Journler写作平台进行Blog的写作
直 接在Qzone上进行写作,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且也不见得有大的时间片。而且养成长时间呆在电脑前,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Internet是一个非常容 易浪费时间的地方。所以,我写Blog,尽量遏制自己在Qzone上直接写,大部分都是在Journler上进行写作和修订。这是一个我的日志及知识管理 平台,我平时从互联网上的各类寻找的文章、资料都是放在这个地方。Blog上的文章也是作为一个分类放在这个地方的。主要是2点,一是利用 Journler进行归类和断断续续的写作,二是Blog写完了,并不是以后就不看了,而是需要不断的看,及时的进行修改,里面涉及的一些思路也需要落 地,形成行动计划,再反过来纳入Project和iGTD中的Todo事宜,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还 有一点,Journler写完后,即使发布后,也会持续的修改Blog,主要是思想和总结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渐进,敏捷迭代的过程。而使 用Journler,可以让我在MacBook下,利用所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片,进行文字校对和程序的编辑。
对 于复杂的Blog的编制,需要耗时很长的,有的比较长的Blog可能在半个月,仍未投入正式的发布。这主要是我的Blog并不是简单的写感想,关键的知识 点我需要看书,到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源进行学习,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参悟。还有,一些Blog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访谈和沟通,做调研和研究,来研究 其适应的程度。还有一些Blog涉及到一些方法的执行,如PDI的执行,必须在执行前进行总结,然后执行PDI,在根据执行的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这不是 一个随意的写的过程,这是知识的学习、沟通、交流、反思、总结、提炼的过程。
如果你什么 都写不出来,或者没有任何头绪,那你需要考虑,你是否真正的在认真思考?不断的追求进步?不断的在考虑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加卓越?如何更好的帮助团队和 身边的所有人成长和发展?如何营销自己,自己需要怎样的营销和个人品牌?如果你到了整天满忙碌,但脑袋空空的话,那你小心了!很快,你就会变成四肢发达, 脑袋很小的外星人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变成脑袋很大,四肢细小的外星人。

要点及步骤4:Blog的并行开发和发布策略
在 我的iGTD的Blog编制的待办事项中,一般至少有5-8个Blog同时进行并行编制。可能列了一个Todo的条目,但一个月内还没有开始写的事情也是 正常的。特别是针对一些优先级比较低的事情,可能被无限期延后。毕竟工作上的事宜实在太多了,需要想、分析、去做、去沟通、去谈心、去监控的事情太多了。 但毕竟事情再多,也还是不能停止思考吧,不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吧?
就Blog的发布,其实 并不是写完了就发布的,有时Journler中可能有几篇文章同时等待发布。但由于当前的这篇最前面的很重要,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大家看、让更多的人看 (主要是考虑QQ的显示最近更新的Blog的渠道),所以一些写完的必须Hold住。这里面有一个发布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当然,这毕竟是Blog,也没有 必要考虑的太过。

要点及步骤5:发布
发 布时需要考虑的每一篇Blog的立意、所需要展现的思想。根据需要,针对一些重要的Blog,涉及到后续会整理成册的,我一般希望纳入到“心路文集”系 列。一般的,就纳入随笔就可以了。随笔不一定很简单,有些随笔可能很长,也很重要。这主要是不同的受众不同。就“心路文集”的品牌定位,偶还需要进一步的 进行明确。
信纸是一个好东西,其提高了展现力和阅读的视觉效果。不过需要综合的来考虑, 不仅仅是信纸,还涉及到背景图片、布局的设计、涉及带图片的模块的创建等。Blog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本身,而不关注知识的接受和吸收度,不是吗?我热爱我 所写的内容,热爱我自己的空间,它就是我的一个作品,非常珍贵的一个作品。所以,我希望花心思去雕琢它。但雕琢并不意味着臃肿、复杂,我喜欢简单、表现 力、深度、层次感、清晰明确。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不懂得营销和品牌管理。这本不是什么贬义的东西和罪恶的东西,只要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只要本质是好的,那就努力的去营销自己,努力的去打造一个优秀的个人品牌吧。

马上就 要陪儿子去爬山了,这个家伙,吃饭真是肉,借这个等他的时间把昨天写好的这个Blog发了吧。最近转载的比较多,下周又要去北京参加Google的开发者 日,估计整周都会写很多Blog,但如果上网不方便的话,估计下周都无法发表。最近的另外2个重要的Blog,“换档”和“适者生存”由于涉及OPC的管 理变革和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阐述,相对难写,估计要到下周晚些才能发布了。“QQMail成长有感”由于没有拿到相关资料,并且涉及到公司的敏感数据的裁 剪,所以还会继续延后发布。先发这篇吧,也算对XDJM们有个交代,免得大家骂我。

总之,Blog 的写作是一个非常棒的“工作”。经历过这么多年,这么多次去开发课件和做培训,我终于明白了,对别人进行培训和写Blog,最大的受益人是自己。而且 Blog不仅仅是一个写得过程,还涉及到待办的管理、思考/总结/感悟/提炼、知识的学习和阅读、个人影响力、写作技巧、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这是一个高 度综合的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看了这么多,是否有所感触?跟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关注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关注自己的成长,从写Blog作起!

多谢Cavin提出这个问题和疑问。我以前从没有想过写一篇介绍如何写Blog的文章。再次感谢你给了我思路和灵感,让我更深层次的知道,我为什么要写Blog,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更好。Thanks!

Google Developer Day 2008有感:平台为王

Google在最近的1年,在互联网上获得的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这得益于Google的开放式平台的战略。
在云计算上,Google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将Google这些年来为搜索积累的巨型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计算能力和其分布式计算的软件技术构建成了一个能够对企业提供真正的服务的云计算平台。
在地理平台上,04年推出的Google MAP和Google Earth,上面已经聚集了几万种不同类型的应用,Google的地理平台已经真正的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地理平台,Google也成为了地理平台的领导者。
在社区发展上,Google推出了开放式的OpenSocial平台,从而成功的聚集了Myspace、Facebook等大型的互联网社区的整合和接入。
在移动平台上,Google也成功的推出了Android,具体了众多的移动设备开发商和运营商,建立起了以Android为核心的移动的共同操作平台。
在浏览器的增强上,Google Gear这个创新的产品,也逐步发展成为浏览器离线操作的开放平台,Myspace、Salesforce等都将开始使用Google Gears,实现其产品的离线操作管理功能。同时Google也在开发自己的浏览器。
再加上Google这些年精心经营的以Adsense和Adwords的广告营销平台,Google已经从一个搜索引擎的开发商,成功的转变成一个开放式互联网平台的提供商。

这 种高度复杂的角色转变,居然可以在1?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种转变(当然得意于Google这些年的持续投资和积累,或者也许他们本来就是这个战略,只是 我们不知道罢了),也可以看出Google这种世界级选手在创新能力、技术、尖端人才、基础架构、跨学科整合等方面的积累和超强实力。与这种对手同台竟 舞,感觉到一种超级的压力。也凸现了Google高度清晰的战略(这个公司居然声称自己没有战略)。Google的平台上,已经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顶级开 发团队,协同Google的平台,共同来开发一些真正的高质量的应用。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未来,也只有这种超强的公司也才有这种能力,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平台。

反 观我们Tencent,虽然我们也有这么多的产品线,但我们这些产品都是应用级产品,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平台,更谈不上开放式平台。当然这取决于我们公 司的战略,我们当前的战略是开发符合用户需要的应用,然后收费,去创造营业额,创造盈利。我们的战略不是平台性战略,更谈不上开放式平台战略。
我们这种以应用为核心而非以平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存在两个比较大的危机:
1、Web 2.0时代的要求和运作模式

当 前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Web 2.0的时代,Web2.0的发展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已经开始由传统的以信息浏览、搜索为核心的单向模式向网民高度参与、自行创建内 容、自行主导发展的2.0时代进发。在这个时代,就我们现在的自行开发应用的模式,是比较封闭的做法。而这种封闭,将导致我们的前进的步伐缓慢,封闭就会 导致落后。比如Qzone,我们是独立、封闭的应用系统,而Facebook是一种开放的社区化的应用平台。在Facebook上,有几万个应用 (Gadget或者叫挂件),而这些Gadget都不是Facebook开发的,而是Facebook上的第三方开发公司或者用户自行开发的。而且这些 Gadget的开发者很多都是用户,他们有了创意,就会去开发。用户始终比我们的开发人员及产品人员更加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Facebook 或者Opensocial、GMAP这种方式,才真正有效的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网民自行参与,自行开发应用,自行推动产品的发展,而 Facebook、GMAP、Android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让用户间进行二次开发和沟通、协作、买卖的平台,Google在帮助这些用户,把他们的流 量转变成为收入。
我们的挂件开发顶多几十个人的团队,而Facebook的Gadget的开发可能有几十万人,这其中不是1倍、2倍 的差距,不是一个指数量级的差距。我们的发展速度受限于我们投入的人力,而Facebook的发展速度是不受Facebook的任何限制的,他们的平台的 发展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限制。


2、直面经济、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开始走向全球一体化。
一 个iPhone的出现,就对全球的智能手机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品的传播是飞快的。而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几乎是瞬时的,具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基本上没有 阻碍。iPhone 3G在美国发布后,估计1个月后会进入中国。而一个软件或者服务,其升级可以是全球同步进行的。
就国际化,即使我们不去做,我们依然必须应对这个问题。
我们以在一个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去和一个可以通用到100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去竞争,这多少对我们是不公平的。
我们以自己几十个人的挂件的开发团队去和Opensocial全球上百个国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开发团队去竞争,这对我们更加不公平。

很欣慰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国际化,虽然很困难,很痛苦。但这没有办法,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吗?
也许出击就是最好的进攻。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难道我们只能同这些平台进行竞争吗?我们就无法利用好这些平台吗?
不利用这些平台,我们就会陷入孤立和封闭。上到这些平台,我们就需要考虑依赖关系,考虑好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优势的保存,考虑好如何不被这些平台所牵制和吞噬。
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痛苦的全球竞合舞台,但如果我们不进去,我们就永远无法了解其中的状况,无法做出最利于我们的决策。


我 们个人的发展上,也许这种开放架构的平台,已经不是我们自身或者国内的企业有能力去构建的了。就是给我们几个亿,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出Android平台 吗?我们能不那么在意这些钱的成果吗?我们有这种技术能力和人才吗?我们有能够适应这种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吗?我们有足够的品牌和影响力去组建这种全球联盟 吗?我们有足够的号召力,吸引几万、几十万应用开发人员来投入到这个平台上进行开发吗?我们有足够的商业化的环境,使这些产品转化成为真正的商业价值,并 再反过来持续的推动他们前进吗?这些第三方的应用开发公司和团队开发出的应用,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转变成钱吗?
从我们个人的发展来讲,对大部分人而言,我们更加普通,我们身在中国这个环境下,也许我们更多的不是考虑这种平台的构建。
也 许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平台,站在这些平台上,站在巨人的肩膀商,抓住真正的用户需求,去整合相关的资源,发挥创造力,创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 产品,创造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把互联网的各类平台进行整合、把互联网平台和非互联网平台的整合等各类整合。


一首四行小诗,来总结这个Blog所表达的含义。
平台为王,谁与争锋,
用户为先,价值至上;
依附平台,整合资源,
灵活跃动,亦玩亦商。

心路文集:积炭

经有听过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个老板发了,花了100多万,买了一辆很高级的Benz S600。这个老板很爱惜,平时Benz都是开的很小心,不敢开的太快,不敢挤和超车,怕蹭着了。
可 是这Benz开了一段时间,老式感觉到这车实在是越来越肉。把手下员工的十几万的捷达拿过来开了开,感觉这Benz 600还不如捷达开起来顺畅。老板打电话给Benz的销售,请人来检修。那时Benz的量还很稀少,不象现在这么普遍和国产化了。德国总部对这个事情还比 较看重,高度重视,还专门派了一个顶级的工程师过来。德国人是非常自信的,他们对自己的造车工艺和水平具有高度的自信。所以,听说发生这种现象,自然就高 度关注。

奔驰公司专门从德国派来一个工程师,这个工程师上了车,开了几下,踩了踩油门。 告诉这个老板,说“我找到原因了,你明天早上带上司机,6:00钟在北五环入口等我”。大家都很纳闷,这个德国鬼子,实在是琢磨不透。第2天一早6:00 钟,天刚麻麻亮,老板带着他的司机,准时在北五环入口等。北五坏刚修好,还没有什么车,也不限速。德国工程师已经在那里等了。他也开了一辆型号一磨一样的 Benz 600。这个工程师给老板说“你的司机开我的车,我来开你的车,你做在副驾驶座上,让你的司机开我的车,跟紧我”。大家交换了车,德国的工程师一踩油门, 上了北5环。这个德国工程师很猛,油门一直踩,眨眼就到了160,还觉得不过瘾,时不时还冲到180。老板坐在副驾驶座上,感觉到心跳加速,额头直冒冷 汗。绕着北5环,以平均160的速度跑了2圈,然后这个工程师在路边停了车,说“修好了”。大家被惊呆了。工程师又让老板自己座回驾驶席,自己开。车子果 然不一样了,一点油门,加速迅猛,反映敏捷。老板以即惊诧又敬佩的眼光问这个德国工程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工程师解释说“我们的车都是为中高速行使设计 的,如果长时间在低速行使,非常容易形成积炭。你的车已经有一些积炭了,所以你要定期象今天这样,出来跑跑。”
所 以,我自己开车,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跑高速了,那我就会找个早上,跑到沙河西路过了滨海向南的那一段,还没有完全修好,没有摄像头,不限速的地方,以 140公里/小时的速度跑半个小时,消一消积炭。车要经常跑到100?120,然后定期要向140?160跑一跑,消一消积炭。

车会积炭,人亦如车。

在 的人非常流行动脉硬化、高血脂等之类的病,其实就是经常吃油腻的食品,胆固醇长期偏高,并且积压沉积在血管和内脏中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而又缺乏运 动,没有定期拉出去,做一些透彻发汗的、令全身燃烧的运动,那身体的这些东西就会沉积,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积炭”了。形成了积炭,身体就会活动不灵活, 反应迟钝,容易生各种病了。所以,定期进行一些有一定负荷的发汗运动,对于消除积炭,还是非常有好处的。说来惭愧,我自己其实不是很喜欢运动。02年 -05年做销售和销售管理期间,就是因为天天喝酒+海鲜,尿酸长期偏高,同时又经常座着打牌、开车,平时也缺乏运动,结果后来就形成了积炭了。身体出现病 症,犯了痛风。所以,坚持锻炼,多打打羽毛求、网球、篮球,或者爬爬山,都是不错的发汗运动。
身 体的积炭相对还容易发现。一段时间不锻炼,就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活动不自由,手腿不够舒展,胸口闷。而思想的积炭就不这么容易发现了。脑袋是越用越活。如 果长期不动脑子,凡是只是一味的机械执行,活得象个木偶一样,那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想积炭。产生积炭的症状基本上会表现在思维迟钝,目光呆滞,脑袋空 空,缺乏灵动和灵性,做事缺乏热情和激情,只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思考等等。如果你有这些症状,那不幸的告诉你,你已经产生思想积炭了。如果持续积下去而 不积极的去消积,很快就会出问题的。消除思维的积炭的方法就是不停的给自己停问题,不停的逼着自己去思考。

如我们可以不断的给自己去提各种问题:
1、遇到问题,不断的问自己Why?
2、不断的反思,我的做法有什么不对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3、不断的问自己,我应该如何的更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不停的给自己提问题,逼着自己去不停的思考,让脑袋不断的转起来,这样才能消除积炭。转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脑袋越转越快,思路越来越敏捷,当然积炭也就越来越少了。


举个例子,你看到这篇文章,不能只是看完了就放下了,你需要不断的给自己提问题及逼着自己去思考。
你可以问自己:我的身体有积炭的倾向吗?我的思想有积炭的倾向吗?如果积了炭,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消除自己的积炭?如何把这些理念告诉和传递给我最亲密的朋友,让他们进行一下自我检测,让他们也消除自己的积炭?....
不仅仅要提问,还要一条一条写下来,要去分析,要去观察,要给出答案,要给出行动计划,要去落地和执行。顺便再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力是否也发生了积炭。


个独立的人会发生积炭,一个组织也会发生积炭。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都会产生积炭。
对 于一个Team,如果一直处于低速运转的状态下,也容易发生积炭。Team产生了积炭,就会发生团队战斗力低,团队人心涣散,缺乏统一的目标,团队缺乏信 心和斗志,团队缺乏创新,整个团队的状态是死气沉沉。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就如车一样,是非常的肉,想加速都加不起来,怎么可能产生高绩效,做出创造性的产 品来。
对于发生了积炭的团队,我们需要尽快的消积,否则持续的堆积下去,就会引发病症,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如何消除积炭呢?
在 必要的时候,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团队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激发团队以全力的付出和高昂的斗志,去冲击这些目标。这就好比我们把速度加到160公 里 /小时的速度一样。虽然这段时间我们需要加班,我们需要高频度的头脑风暴,需要不停的探讨和思考,我们需要深刻的总结和剖析,我们会觉得身心疲惫,但我们 过的非常充实,并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工作的淋漓顺畅。通过在某一段时期的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的设定,我们可以为团队来进行消除积炭。在这些冲刺过后,大 家会更加团结,沟通会更顺畅,团队的斗志也会更激昂。

团队的积炭可能存在多个方面,就如前面所讲的。团队也可能存在身体的积炭,团队也可能存在工作状态的积炭,团队也可能存在学习和创新的积炭等等。作为一个Leader,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团队消除积炭,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发现积炭,消除积炭,你准备好了吗?